儿童电影深海(深海影评导演以梦造梦)

2023年1月22日大年初一,历时7年打造的《深海》终于上映,

儿童电影深海(深海影评导演以梦造梦)(1)

首先说一下主人公取名的背景

主角南河和参宿的名字源于冬季的两颗恒星——南河三和参宿四。参宿四接近生命终点,南河三闪烁在旁,他俩和天狼星组成冬季大三角。

儿童电影深海(深海影评导演以梦造梦)(2)

01

如何评价动画电影《深海》?

《深海》是《大圣归来》导演田晓鹏以梦造梦的成果,用抑郁症小女孩的梦造导演的粒子水墨梦幻视觉盛宴。

儿童电影深海(深海影评导演以梦造梦)(3)

是主角小女孩将死之时做的寻找爱、努力爱、发现自己、发现爱的梦。

《深海》——儿童的惊悚恐怖片大于内心成长疗愈片

虽然是一部以小姑娘为视角的内心成长片,但是我认为受众却不是儿童,准确的说,本片是献给成人的,儿童不宜观看。

02

有一首歌能完美诠释《深海》

这首歌有两版歌词

原版歌曲《海底》,由一支榴莲演唱

https://music.163.com/#/song?id=1430583016

凤凰传奇版《海底》,唐恬改词

https://music.163.com/#/song?id=1840192925

儿童电影深海(深海影评导演以梦造梦)(4)

歌词对比图如下:

儿童电影深海(深海影评导演以梦造梦)(5)

听完这两版歌,你会感受到一个是生、一个是死。

《深海》剧组以为拍的是凤凰传奇版的“生”的海底,

而观众则认为拍的是第一首原版“死”的深海。

儿童电影深海(深海影评导演以梦造梦)(6)

03

电影主旨

1、呼吁大人要给孩子公平的爱、重视童年对儿童身心的影响。

2、作为当事人的小女孩,或者说是生活在非原生家庭中的孩子,应该看到生命中的希望,并去追求,自己要走出阴影、走出晦气。

3、影片开头的情景:在风雪中看到一个黑色的人回头,不止一次的出现,之后出现,回头的却不是自己一直追求的妈妈,而是陌生人朋友男主,一个能够给予小姑娘力量对抗恐惧、对抗丧气鬼,让小姑娘自己战胜悲凉。寻找妈妈已经不重要了,重要的是寻找妈妈的过程中,找到了自己。

4、还有一个会被大家忽略的,就是男孩女孩的问题,这个社会对女人的爱是偏激的、片面的、不公平的,即便女主是在一个非原生家庭,并且继母并没有对她不好,试想如果是在原生家庭,一男一女、一大一小的孩子,也存在让女孩抑郁的相同原因。这是故事发生的根源,也是矛盾的根源。

5、至于粒子水墨,只是一种表现形式,是从技术上、从视觉展现上、从剧情上给本片增加了爱的希望,值得称道。

6、从台词上看,主旨就是:看——天,快亮了。

儿童电影深海(深海影评导演以梦造梦)(7)

04

《深海》的故事情节,百度百科的说明是:讲述了一位少女在神秘海底世界中追寻探索,邂逅一段独特生命旅程的故事。

儿童电影深海(深海影评导演以梦造梦)(8)

其实看过之后发现,这句话很难准确概括本片。(过于犀利的说,这是一种中性或者带有褒义色彩的描述,故意引向海底探索、让人有去看的欲望,但是如果你看了,又觉得不实、不值。)

本片是一部动画电影。

从“动画”上看,本片优秀。

从“电影”上看,本片及格。

05

多角度分析

从视觉效果上看:

可以说深海已经达到了国产动画电影的顶尖水平,粒子水墨风也深深的刻在了整篇电影的标签中,重新引领了一种不同的风格,毫无疑问,这是成功的。

从剧情上看:

讲的是一个非原生家庭缺乏生母的爱患上抑郁症的小姑娘,去寻找爱、努力爱、发现自己、发现爱的故事。宣传片中的粒子水墨带来了生的希望与美好,但是全影片中大部分都是压抑、悲凉、阴森、怪异的恐怖气氛,渲染过度,对比失衡,人物情感及转变刻画不足,主旨体现的拖沓且短小。

本片整体上虽是强调希望、找寻自己、要乐观向上,但是更多带给人却是窒息、悲凉。仅有的一点点阳光与希望改变不了整篇悲情的基调。

当然,导演想要强调的是小女孩认清自己就是丧气鬼、战胜内心恐惧、找到生的希望、爱的意义的过程。告诉处于悲伤中的人们不要放弃希望。

从展示手法上看:

导演是有一些想法,并且应用的很好。通过几个梦把故事剧情联系起来,使其能够合乎逻辑一些,并且最后,这些梦又都有发生的原因,就是船上书店的小丑老板——男主角。一切都源自小女孩在店里看的那本故事书。并且最点题的是在影片结束后的彩蛋环节,有一本真实的漫画书,书里画的就是海底大饭店中的情节。这个是在粒子水墨之外,值得称道的。

从原生家庭上看:

整篇的基础,一是原生家庭对孩子影响的探讨。二是男孩女孩、老大老二在家中的地位。美好的童年、原生的家庭、受到的爱是孩子一生中最美好的财富。

从人物塑造上看:

小女孩有错吗?我认为没有错、人设也没有问题。想念自己生母,想得到母亲的爱,不想留下她一个人感受孤独与冷漠,不想忍受周遭的谩骂、嘲讽、诋毁、偏见,不想忍受父母对弟弟的偏爱,这是很正常的也是很正确的。

儿童电影深海(深海影评导演以梦造梦)(9)

小女孩其实也很懂事,大人的纠葛,直接影响了孩子的性格和心理,而父亲、继母只是把更多的爱都注给了她的弟弟,从而再次对小女孩造成了伤害。试想一下,如果小女孩的妈妈没有离开,后来也生下了一个弟弟,剧情会不会有变化?

男主的角色第一次出现,是以船上书店的老板身份,直接对小姑娘说了一句【真晦气】,这句话说的没有根据,只是为了点题,为了铺垫贯穿整片的关键字“晦气→丧气鬼”,这句【真晦气】是中立者对当事人的不合理评判,是导演、是现实强加给小女孩的,也是小女孩、抑郁者自己给自己添加的标签。

06

为什么说《深海》是一部儿童惊悚恐怖片?

儿童电影深海(深海影评导演以梦造梦)(10)

为什么说不适合儿童观看?

确实患有抑郁症的儿童观看此片,尤其是女孩,非原生家庭、继母、弟弟,这些敏感的字眼无不刺激着孩子,会告诉这些孩子,你的悲伤是理所应当的,想要走出阴霾,只能靠你自己,也需要靠你会不会遇到一个能让你认清自己、认清生命意义、甚至不惜用生命来拯救你的南河。

所以他们在看到主旨台词——【看,天快亮了】,只是刚有一丝曙光,看完本片后,很可能这丝曙光可能带不来他们要的亮。

惊悚的画风、畸形夸张的形象、梦境一样的设定、大量且长时间吓人的音效,会让原本压抑的孩子更加压抑,更可怕的是,他们会认同自己的压抑,从而等看到曙光的时候,仅仅是一小块涟漪,最终随着南河的离开而就此沉溺。

儿童电影深海(深海影评导演以梦造梦)(11)

比如此图,影片大量使用了成人恐怖片中的元素和特性,为了凸显出恐怖、压抑的感受,不光儿童,大人都接受不了

南河用生命换回且治愈了一个抑郁的小女孩,会让抑郁者觉得他们很值得、很重要吗?

如果是正常家庭正常心理的儿童观看此片

他们会觉得本片过于压抑,画面上的恐怖会给孩子留下一定的创伤痕迹,这些痕迹并不会为本片感到共情,这些儿童不会觉得“还好我不是这个小女孩,我很感激我有正常的家庭和爱我的父母”,小孩子会觉得“这个小女孩怎么这样惨,这个电影怎么这么阴森恐怖。”

是的,精神上的摧残才是打垮小姑娘和儿童观众的罪魁祸首,小孩子长时间处于这种窒息、阴森的基调下,会心生反感,会哭,他们的哭不是感动的哭,而是惊吓的哭,最终,小朋友会给出一句话:这个电影不好看,水母还是很漂亮的。

儿童电影深海(深海影评导演以梦造梦)(12)

07

动画电影的弯路和出路

曾几何时,电影中如果不加点huang_se,导演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主流,

如今,动画电影如果不加点恐怖色彩,都觉得拿不住人、剧情没有张力、对不起观众。

儿童电影深海(深海影评导演以梦造梦)(13)

《姜子牙》剧照

儿童电影深海(深海影评导演以梦造梦)(14)

《哪吒》剧照

儿童电影深海(深海影评导演以梦造梦)(15)

《白蛇缘起》剧照

儿童电影深海(深海影评导演以梦造梦)(16)

《白蛇缘起》剧照

我觉得这是一个问题,是被市场商业化、导演个性化、剧情无力化、技术先进化后,儿童动画电影走入的一个误区。

更可怕的是,这个弯路和误区,已经成为主流!

恐怖如斯的弯路,固然有它的原因和苦衷,是目前动画电影取材、叙事、人物个性化创作、正邪对比、拿住观众、营销噱头、炫技展现、加深观众记忆、制造悬念、凸显美好立意的重要手段,

尤其是商业动画电影,剧情不好,明知观众不会买单,那么就必须通过其他方面去找,恐怖的氛围、怪异的设定则变成了最好的方式。

恐怖的背后则是国产动画电影剧情拉胯,需要靠视觉、设定、画面、矛盾对比等来挽回剧情的短板。

儿童电影深海(深海影评导演以梦造梦)(17)

儿童电影的纯真、可贵、阳光,正在被摧残。

背后是对儿童身心的成人化引导。

大人的视角演孩子的故事,这样带来的问题是大人和孩子都不能共情。(如果你带过孩子去看深海,或者你去问看过本片的孩子,你就知道一二)

唯一能共情的是特效和画面质感,因为剧情和氛围实在较差。

08

后记

最初被这部电影吸引的是官方的宣传片和海报。

儿童电影深海(深海影评导演以梦造梦)(18)

多少人和我一样为的这张海报、为的粒子水墨的酷炫画面、为的疗愈内心、追求阳光去看的本片?

儿童电影深海(深海影评导演以梦造梦)(19)

宣传时展示给你的美好、期许、正能量、美轮美奂的海洋效果,可以理解为片方的宣传策略,给你走进影院的动力。

当看完,你会发现,内心可能并没有那么阳光与疗愈。希望本片不会给孩子带来悲情的引导。

一切起于梦,也终于梦。

小女孩最终得救且痊愈了(原著是小女孩去世了,结局为了商业,为了票房,为了符合大众而修改了,包括海报的设计、画风的修改、甚至粒子水墨的特效,都是妥协甚至某种计谋),但代价依然是个悲剧(南河牺牲)。

最怕不是治愈,而是致郁。

儿童电影深海(深海影评导演以梦造梦)(20)

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