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说邪门不邪门?
10月25号《阳光俱乐部》撤档再重映,可票房还是不尽如人意。

曾经半个内娱都为其站台热捧,排场看着跟群星演唱会似的,结果影院里空得能跑马。
只能说,《热辣滚烫》的苦果,被黄晓明先尝到了。


上映两天票房400万 明星转发矩阵失灵了
先来看点实际的。
《阳光俱乐部》上映头天排片还占7.9%,第二天直接砍到3.9%,有影院经理吐槽"放这场子还不够电费"。

肖战微博转发量破百万,刘亦菲还特意用"杨过姑姑"的老梗互动,结果呢?
猫眼预测总票房才800多万,连成本零头都不够。

最讽刺的是路演现场,黄晓明蹲在地上给观众发糖,问"你今天开心吗",有人回"电影票钱比糖贵",场面一度尴尬到冰点。
这要是搁五年前,就冲这半个娱乐圈的排面,票房怎么也得轻松过亿吧?
现在倒好,明星效应跟纸糊的似的,一戳就破,说白了,还是《热辣滚烫》伤观众伤的太狠了。

说出来你可能不信,黄晓明为这片子把自己折腾成啥样了?
增肥30斤不说,还特意去特殊学校观察生活,学人家抠手指、咬指甲,连走路都故意佝偻着背。

结果呢?
去年拿了金爵奖影帝,今年又提名金鸡奖,可票房还不如人家小成本网大。

你看看这数据:2023年《最后的真相》5400万,2024年《戴假发的人》400万,今年这部更惨,直接撤档了。
三年六部作品,票房一部比一部难看,网友都调侃"黄晓明的演技只有评委看得懂"。

颁奖典礼上风光无限,电影院里门可罗雀,这落差也太大了。
要说团队也没少下功夫,10月27号刚放出路透,小海绵戴着小黄帽抱着向日葵探班,父子俩蹲在道具箱上写作业的画面确实暖心。

可评论区画风跑偏,全在刷"别用孩子挡枪",还有人扒出去年叶珂绯闻时,也是靠儿子照片转移视线。

其实黄晓明私下对孩子是真上心,每周固定见面雷打不动,连杨颖都在综艺里夸他"陪娃比工作积极"。
但再好的爸爸形象,也救不了电影口碑啊。
现在观众精着呢,你拍得不好,再卖惨也没用。

先给没看过的朋友唠唠这剧到底讲了个啥:主角吴优(黄晓明 饰)是个智力障碍人士,天天抱着只大公鸡当宝贝,说话磕磕巴巴但认死理。
他哥吴迪是个医生,妈妈沈丽萍突然查出重病,家里瞬间炸锅。

这时候冒出来个蔡博士,开着个"阳光俱乐部",号称能帮人实现人生逆袭,说白了就是成功学传销窝点。
剧情就从这儿开始跑偏:妈生病要花钱,哥哥想正经做手术,只有5岁智商的吴优偏信蔡博士的邪,非要带公鸡去俱乐部"治病"。

最离谱的是为了给妈建"康复玻璃房",这傻子居然半夜砸邻居墙,警察来了还说"蔡博士说阳光能杀毒"。
你说这都什么跟什么?

题材跟精神分裂似的,前半段还在煽情吴优被小朋友欺负,后半段突然切到蔡博士喊口号"今天你对我爱搭不理,明天我让你高攀不起",观众看得一脸懵。

剧情悬浮得能飘上天,妈得重病住院,全程不提医疗费多少,哥哥当医生跟摆设似的,弟弟抱着公鸡闯病房那段,护士居然还笑着递消毒水?
现实里早被保安架出去了!合着这剧里的医院是童话世界开的?

最令人恶心的是黄晓明的表演“换汤不换药”。
增肥30斤是挺拼,可全程就靠挤眉弄眼装憨,生气时只会跺脚喊"我不要",开心时拍手傻笑,跟他十年前演《唐伯虎点秋香》时一个套路。

观众又不瞎,外形变了内核还是那个"霸道总裁",无非是从穿西装变成穿花衬衫罢了。

结语
说到底,黄晓明这事儿给整个行业提了个醒:别再迷信明星人脉和奖项光环了。

现在的观众,尤其是95后、00后,不吃"卖惨""怀旧"那一套,就认好故事,再想像《热辣滚烫》那样把观众“骗”进影院,更是不可能。

黄晓明要是真想转型,不如少参加点综艺,多花点时间琢磨剧本。
毕竟观众进影院是看电影的,不是看明星有多努力。
下次要是再拿影帝,希望票房能跟上,别让"演技仅评委可见"的笑话继续传下去。

大家对此是如何看待的呢?


还没有内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