都说知识改变命运,可当努力的脚步跟不上学历贬值的速度之后,知识还能改变命运吗?当毕业生感慨现在高薪好工作难找的时候,殊不知能找到对口工作的他们,已经是时代浪潮下的幸运儿了。
大学生找工作有多难呢?当双非院校的毕业生发现,自己想进入大企业面试,却连投递简历的机会都得不到时,也会难免幻想和羡慕:如果自己是985大学毕业的就好了,或许就能找到更好的工作机会。
但实际上,也并非所有的985大学毕业生都能如愿以偿,同样是本科毕业于985大学的小静,三年前的小静同学是985的大学生,是父母长辈眼中的骄傲,是对未来有着无限向往的女大学生。

“知识没能改变我的命运”,985本科女生送外卖:生活费不敢超300
而三年后的小静,穿着蓝色的骑手服,穿梭在这座熟悉的城市里,也会经常接到母校的外卖配送单,眼前的教学楼还是熟悉的样子,三年前的她扬起稚嫩的脸庞,被老师夸赞并送上“志存高远”的毕业祝福,而三年后的她,把外卖送给学弟学妹、送给年轻的大学教授,点头哈腰地请求他们能给自己一个好评。
曾经的她拥有优秀毕业生的证书,手握经济学学位证书时,她也曾被校招的HR夸赞“逻辑清晰,应变能力强”,而如今的她,会为了一次电梯停运而爬28楼超时送达,被顾客骂的狗血淋头。

小静每个月最期待的日子就是发工资,这天也是自己给母亲转去医药费的日子,可看着到账信息的数字,小静只觉得生活好累,自己是家里的顶梁柱,可每天的饭钱却不敢超过十块钱,因为如果自己一个月的生活费超过了300元,妈妈的医疗费就会不够用。
当我们谈及学历贬值的时候,那些自认为没有赶上好时代的人也会沾沾自喜,觉得:考上985又怎么样呢?还不是找不到好工作,甚至跟自己这种没学历的人一样送外卖。

人与人的悲喜无法相同,当小静说出那句“知识没能改变我的命运”的时候,我们看到的不只是一个人的苦难,被生活困住的小静,在985读书却没能实现最初梦想的小静,或许是许多有拥有相同命运的人的缩影。
名校毕业生入职基层并不“丢人”,教育的成功应是教会人承担责任
优质企业的岗位稀缺和学历贬值速度的加快,让毕业生的就业压力持续攀升,而在这种情况下,即便不是小静这种母亲患病的特殊情况,也有不少大学生选择从事基层服务岗位,而到如今,高校毕业生从事基层服务业的比例达到12%,其中不乏名校毕业生。

无论是送外卖还是做保洁,哪怕是卖苦力,这些大学生都在用自己的双手创造价值,小静在本该畅想美好未来的年龄成为了家里的顶梁柱,而除了小静之外,还有数不清的大学生选择加入到基层工作领域中去。
他们或许穿梭在大街小巷送外卖,或许穿上工作服在做保洁,无论外界如何批判他们浪费学历,但都不可否认他们在用自己的双手创造价值,很多大学生在备考失败、求职无果之后选择利用基层工作岗位做缓冲,以找寻更好的就业机会,或者一遍攒钱一遍备考。

基层工作经历成为部分大学生职业发展的起点,这不该被批判,也不该被认为是“丢人”,恰恰相反,对比那些以考公、考研为借口啃老的年轻人,笔者认为,像小静这样敢于承担生活责任的大学生才是真正值得敬佩的,而真正成功的教育也不该是让人戴上了不舍得摘下的帽子,让一个人学会承担责任才是教育真正成功的重要体现。

还没有内容